「多元不飽和脂肪」一向都被視為非常有益嘅食物。魚油中嘅 DHA 就係「多元不飽和脂肪」。有研究指出DHA有助降低早產風險(詳情點擊這裡)、減低患上朱古力瘤的風險(詳情請點擊這裡),還可以促進BB腦部發育。
但哈佛大學的的一項研究卻指「多元不飽和脂肪」會減低胚胎質素!咁想生BB嘅你同我究竟如何是好?
研究內容
哈佛揾咗147位進行人工受孕(IVF)的女士,並觀察不同膳食脂肪對他們的卵子數目、胚胎質素和BB出生率的影響。結果發現:
脂肪種類 | 食得多會點? | 主要來源 |
---|---|---|
「多元不飽和脂肪」 | 😢 胚胎質素較差 | 魚油、大豆油、葡萄籽油、葵花油 |
「飽和脂肪」 | 😢 成熟卵子數目較少 | 動物性的油脂(如猪、牛、雞)和植物性油脂(如棕櫚油、椰子油) |
「單元不飽和脂肪」 | 😀 試管BB的出生率較高 | 橄欖油、芥花油、麻油、花生油 核桃、松子、杏仁、腰果、花生 雞油 |
想查看研究節錄,請點擊這裡。
何謂「胚胎質素」?
咁究竟仲應唔應該食魚油呢?喺決定之前,我哋先睇吓研究所講嘅胚胎質素係咩意思。
根據Advanced Fertility Center of Chicago的資料,在人工受孕(IVF)療程中,醫生會喺胚胎在實驗室形成後的第3天評估胚胎嘅質素,從而決定哪個胚胎最適合轉移到病人體內。「胚胎質素」的評級準則包括透過顯微鏡下看到的(1)總細胞數目;(2)細胞大小是否相若;(3)細胞碎片化或碎裂的程度;(4) 有沒有多核細胞(如有則染色體異常的風險較高)。
但有醫生指出,曾經有病人移植了3個「完美」的胚胎,但療程最終卻失敗了,亦有「低質素」的胚胎成功發育為漂亮的BB。
事實上,胚胎嘅成長受好多唔同嘅因素影響,某些因素並唔能夠透過顯微鏡觀察或量度,所以「胚胎質素」並不是一個完美的評級機制,評級所得出的預測很多時也未必準確。
我們小心觀察便會發現,哈佛只說「多元不飽和脂肪」會影響所謂的「胚胎質素」,但就冇話會影響BB的出生率(即胚胎最終有沒有發育成健康的BB並成功出生)。
結論
綜合以上的資料,我哋認為備孕期間還是可以適量地攝入「多元不飽和脂肪」。關於「飽和脂肪」、「單元不飽和脂肪」和「多元不飽和脂肪」美國心臟學會提出最佳的比例依序為 0.8:1.5:1。雖然唔係某某生育學會提出的建議比例,但不妨作為日常健康飲食的參考。
參考資料:
A high intake of certain dietary fats associated with lower live birth rates, decreased oocyte number and poorer embryo quality in IVF|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|3 July 2012
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衛教百科-選擇健康油脂 蕭佩珍營養師
IVF embryo quality and day 3 embryo grading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cleavage stage embryo grading By Dr. Richard Sherbahn of Advanced Fertility Center of Chicago